1. 台灣廚餘變堆肥
台灣的廚餘看似多而無法再利用,最常見的廚餘再利用方式,不外乎就是養豬以及廚餘堆肥,廚餘做堆肥的方法,簡單來說,就是將家中蔬菜、水果、骨頭、蛋殼…等 廚餘,放到塑膠桶,或室外的坑洞裡,靜候其天然發酵、分解,成為無臭無味的殘渣,而這些殘渣則可以當做堆肥來使用。
根據環保署統計,目前已協助各縣市完成將近40座廚餘堆肥場設置,每天約可處理200公噸的廚餘,每年可創造26億元的經濟效益。 但反觀養豬廚餘可直接販賣給畜牧場,堆肥廚餘則必須花費金錢自主或委外處理,且作業時程長達40天以上,費時費力。最終完成的肥料,也常常給予當地民眾免費兌換,並非每個縣市政府都有足夠的經費處理。
2. 台灣廚餘轉換生質能
環保署統計顯示,2016年家戶廚餘回收量為57萬多公噸,約65%用於養豬,35%送往堆肥。廚餘除了飼料化、肥料化之外,現今衍生出廚餘的第三條出路:「能源化」,原本的廚餘垃圾,現在都可以變黃金,廢物再利用。 台灣預計在台北、桃園、台中、台南、高雄建造5座生質能發電廠,台中的生質能發電廠預計在109年完工,桃園目前正在進行發包工程。
台北市也已規劃首座廚餘生質能廠,希望廚餘生質能廠計畫能夠是繼垃圾焚化、隨袋徵收之後,推動的台北市進入第三次垃圾革命,轉廢為能,增加城市韌性。環境與發展基金會總經理陳文卿也指出,「全台廚餘、汙泥、豬糞以及垃圾掩埋場和廢水處理廠的沼氣發電潛勢,一年約可發7億3000萬度電,以去年全國每戶每月平均用電303度計算,可供約20萬戶整年使用,潛力不容小覷。」